殷在五行中属什么?
《礼记.檀弓下》说,古者,夏后氏尚黑;殷人尚白。 意思是说,夏朝人的祭祀礼服是黑色的,而商朝的人是穿白色衣服的。 从周代开始,“五行说”开始流行起来。周人以火德自居,认为自己的颜色应是红色的。所以周代的礼服是“大裘冕”,即穿着像大猩猩一样的红衣服。秦灭周后,以水德自居,秦代的礼仪是大裘大裳,也就是红袍加黑裤。汉代承秦制。唐代的礼服是以黄为本色,另外,唐人喜欢在袍子上画一些图案,比如唐太宗李世民所穿的“飞雪服”(见《唐太宗画像》)。这种黄袍再加花纹的服饰,到了明代基本定型,这就是所谓“明制汉服”的基本样式。从唐到晚清,这种“明制汉服”基本就是士大夫和平民百姓的日常服装。
那么什么是“明制汉服”呢? “明制汉服”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上衣下裳分开裁制,但不必每衣裳都缝缀纽扣,一般只有在衣襟处缝上4到6枚钮扣(这个在明代小说和戏剧里常常可以见到“胸前一绺金纽”的描述);
2、上衣有立领,或者称“尖领”,领口和前胸有扣眼(或称“门襟兜子”),用细绳或绸带打结系扣;
3、下裳(裙子)通常为收高腰式,以两根腰带系缚,前面一根打结于腰间,后面一根垂于臀部,显出凹凸感。也有把前侧的系带打成蝴蝶结样式的。 当然,明代的服饰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在永乐年间(1403-1424年),明成祖朱棣曾命人制作过一种“乌纱帽”。这实际上是一种圆顶官帽,与今天的公务员帽子颇为相似。又因为在乌纱帽的帽檐四周,有一圈白色饰边,所以在明朝,凡是戴着乌纱帽的官员,都必须着白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