翊五行属木还是火?

郎旭英郎旭英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翊”字从火,表示它本义是“羽饰”、“羽盖”之意,这与“翼”字的古字形像“鸟张开翅膀”之义相同,都是指鸟类羽毛在身体两侧的样子。所以这两个字在古代多用来形容鸟。 由于古代祭祀和朝觐等活动需要鸟类的羽毛作为礼器,所以用这两个字的字形又引申出“宗庙”等含义——这实际上也是“羽”的字形由“几”所代替的源头之一(因为“几”在古代也常被用于摆放祭祀用的“俎”)。

这样看来似乎“翊”“翼”二字都是属火的,然而事实上却并非如此。原因就出在这个“羽”字上——“羽”是一个会意字,它上面的一撇象征鸟翅,而中间的一竖就是象征“羽”的中空的竹竿。这个“羽”字初文出现在商代甲骨文中,其形状如下图: 可见,“羽”字最初写作“㓝”或“𥄢”,其中的笔划都是有实际的物体模型的。但是,到了金文阶段,“羽”字变成了如下图: 中间的横线变成了“一”,而且这一部分的笔画加粗了,变得与上面的笔画略有区别,并且下面加上了两点以示区分。但是,到了小篆阶段,“羽”字又变为如下样式: 很明显,两个横线的部分在小篆里已经彻底简化成了竖线。

这就造成了一个后果,那就是“翊”“翼”二字的五行属性被弱化甚至消失了。原因很简单,这两个字从金文到小篆的演变过程中,中间那一部分的五行属性一直在弱化,到最后已经完全消失。清人马笃臣撰写的《文字衍义》中就说:“翊、翼……小篆从羽,实即羽之异体,故五行皆属火。”也就是说,古人虽然造作这两字时有意突出了它们的五行属性,但实际上它们并不属于这一类属性的汉字。

鄢馨彤鄢馨彤优质答主

关于“翊”字的字形字体,从文字起源来探解,甲骨文时代是没有这个字的。“翊”字出现于小篆时,其字形是由“羽”和“翌”两部分合成。“翌”在小篆时是“翼”的异体字,“翊”本作“翌”,本意为飞翔。所以“翊”字与“翼”字在字形字源上本是一体。

“翊”字在“五笔输入法”里用的是“木”字旁的“翊”字,与字源所本不符,所以“翊”字五行属性以“羽”字旁来断为宜,用字义来取字时,宜用本字“翌”来代替。

至于“翊”字的笔画用“6”画,还是用“7”画来论断风水用字,笔画多寡在取字断风水时,并不用作考虑,重要的是字意与字义是否与命理相符,只要所取用字的字义与断得的命理五行为喜用神就行了,因此“翊”字的笔画论断风水字义用“6”画、用“7”画都可以。

“翊”字在“康熙字典”里的笔画数是“7”画,“羽”部的“翊”字在“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里的笔画数是“6”画,所以“翊”字的笔画数在论断吉名用字时以用“6”画为妥,其五行按“羽”来断作“水”字形更符八卦相生之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