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人多吗?
人很多,而且大部分是自带干粮来“赶海”的。 作为一个在魔都土生土长的80后,去过上海博物馆不算多,但也不少,大概四五次的样子。每次去都能遇上“赶海”的人,而且越往后越多,简直堪比2.0版本的北京烤鸭。 我第一次去上海博物馆是小学四年级的时候(1995年),当时我正在读《水浒传》,书里有很多配图,其中一幅就是“智取生辰纲”的画面,一个黑脸大汉背着一个竹简一样的东西,走在黄泥路上,周围几个人围着看。我被这个背着竹简的家伙吸引住了,就问爸爸妈妈那是什么,他们告诉我那个是兵马俑。后来我才知道那是秦始皇的陪葬品,而那个背着竹简的是皇帝手下的一个大臣。
我在上海博物馆里看到真正的秦代兵马俑时候的感觉用震撼来形容都嫌轻,那些陶俑一个个神采奕奕,气势如虹,我当时就想着,这些秦俑真应该回到他们的故土,不过想想也是,秦俑本身就是为了殉葬而制的,留在关中土肥地沃之处反而更有意义吧! 第二次去上海博物馆是在初中时期(2003年),当时刚好看完《封神演义》,对商朝的文物非常感兴趣,于是就在青铜器馆里逛了起来。我一走进那里,眼前顿时一暗,感觉整个视野都被铜鼎、玉琮、玉璧之类的文物给占据了,那些器物有的造型简洁有力,有的纹饰漂亮神秘,让我看得入迷。特别是当灯光打在一个圆形花纹的青铜柱上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盘丝洞里的孙悟空被观音菩萨拿住顶心一粒朱砂的情景……(不好意思,走神了)总之,那次参观让我印象深刻,直到高中都有同学和我提起“上海有个什么博……”的话。
第三次去上海博物馆是在大学时期(2006年),正好赶上上海博物馆建馆十周年,我特意挑了一个周末去那里参观,当时还在门口买了一份特制的纪念品——一只刻有上博建筑轮廓的锦盒。一进门我就被展览的主题“吉祥天地”吸引了,里面分为“瑞兽臻珍”“天工开物”“祥麟嘉颖”三个部分,展出了与“吉”有关的文物,例如兽形尊(寓意“六畜兴旺”)、海兽葡萄镜(寓意“福禄长久")、牡丹纹瓦当(寓意“花开富贵”)等等,令我大开眼界,原来文物也可以如此生动有趣。
第四次去上海博物馆是去年(2017年),正好赶上上博和故宫联合举办的“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600周年展。这次展览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展示在武英殿内的清代宫廷文物,尤其珍贵,因为我所在的城市有一座古城,城内有一座古代皇宫遗址,每年春节我都会和爸爸妈妈去参观,所以我见到这件瓷器的时候,一下子就想起小时候过年跟父母一起去宫苑里逛的场景。 今年恰逢上海博物馆建馆50周年,我特意挑选了这个日子去上博参观。一走进大门,我就感受到浓浓的节庆气氛,广场上用玻璃做了上海博物馆的基本陈设,上面闪烁着50颗星星,旁边还有一个巨大的灯饰装置,上面挂满了大大小小的宝石,在夜色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在上海博物馆内,我还遇到了很多像我自己一样的“赶海”人,我们就像鱼群一样在那一天里涌入上海博物馆,试图把那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填满,让这座城市因为我们的到来而有不一样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