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的生肖叫什么生肖?
兔子,属于哺乳纲、兔形目、兔科动物。世界上至少有50种兔子,分布在世界各地。 我国有20多种,各省区几乎均有分布,但我国主要分布的兔属有6种,其中草兔和力免(华南地区有分布)比较常见。 兔的祖先是穴居的动物,在进化为爬行类时,仍保留大量的穴居习性——它们喜欢挖洞且能够很自如地进出洞穴!所以,在古代人们发现兔子会打洞并且能钻出钻进的时候,便认为它是“神”或“神仙”的坐骑之一了。 《礼记·月令》中就有记载:孟春之月“蛰虫始振”“鱼陟负冰,獭祭鱼,候雁北”;仲春之月“蛰虫咸动,草木萌牙……是月也,耕者少南,耒耜毕陈”等等。可见,在古代民间,人们是把兔子的出没作为划分春季的开始。
那么为什么古人会将兔与神灵以及春天联系起来呢? 这主要是因为,在我国古代传说中,女娲是由蜥蜴变身的,而伏羲则是由蚯蚓变身的。而他们所拥有的象征意义的颜色就是青色、绿色。 而青字,在古文字结构中,就像是一只仰着头的小兔子正张着嘴发出叫声。可见,兔在古代就被认为是月亮的象征性动物,它那夜复一夜、周而复始的循环行为,正好与月相盈亏、昼夜交替规律相似。人们在观察天象时发现了兔子,就联想到了每月初七、八夜晚的新月形状,进而引出了“神”的概念。
至于春天,那是因为立春以后,大地开始解冻,草木开始发芽生长,这是万物生机盎然的时刻,也是古人对美好生活充满希冀的时刻。而兔子在春天到处乱跑,如同年轻人脱缰野马似的四处活动,刚好应和了这种气氛,所以才被赋予了“神仙”座驾的称号。
在中国传统的12生肖当中,有鼠、牛、虎、龙、蛇、马等等,这些动物在12生肖里都有出现,但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狗和猫,为什么不在十二生肖之中呢?
说到这个问题,其实十二生肖在最初的时候,还是有猫的。据《禽谱》记载:虎之所以成为猫的父亲,是因为猫在十二生肖中本来有自己的位置,后来被老鼠偷走了。
据说当年玉皇大帝选属相的时候,并没有限制什么山里的、水里的、天上的、地上的,什么动物都可以去。猫和老鼠是铁哥们,便相约一起去参加。猫这个人来疯,一到天上就乐晕了,天天东看看西逛逛,把这件事儿给忘了。老鼠一看,乐了,赶紧去占了个位子,就是十二生肖的尾位,也就是兔之后。玉皇大帝觉得既然来了,也不能白来,就封它为“子”,并赐了“鼠”姓,从兹才有了“老鼠”这么个名字。
而猫因为失了信,又把这么好的事给忘了,被玉帝贬了职,罚到人间当仆人。从此猫失去了以前的高贵,变得低贱而平庸。
猫知道这个消息后,赶紧跑到玉帝老儿那里去评理,哭着喊着非让玉帝给个说法,玉帝也没办法,就告诉猫说,虽然不能再给它安排个属相,但是可以给它加个特技,那就是以后你见了鼠就能把它吃掉。
这下猫高兴了,急忙跑回人间,一见老鼠就扑上去,从此猫见老鼠就杀,老鼠一见猫,撒丫子就跑。
那么兔子的生肖到底叫什么呢?“兔”字的上半部“辰”字其实也是“兽”字的变形。“兽”字在甲骨文中是一只长着长嘴巴和长耳朵的兽之象形。所以,“兽”字在最初并不是“动物的统称”,而是一种兔子。
古代中国最早饲养的可能是狸猫,也就是我国北方方言所说的"猫子"。而对长着胡须、尾巴长长、身上有花纹的豹猫则称之为"狸",汉语中常说的“馋猫”“懒猫”指的是“狸猫”(豹猫)而不是“猫子”(家猫),如鲁迅笔下那忧郁的“颓废猫”。那么“猫”字又作何解呢?“猫”字在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秦小篆中都有象形文字。猫的性格和狸猫完全不同,它活泼温顺、聪明伶俐,还善于使用“语言”与人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