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认定坏账?
在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比例是否足够这个问题上,可能大多数公司都缺乏必要的判断基础,主要依据还是会计估计。而其实对于企业的管理层来说,他们更关心的恐怕是资产减值损失会不会导致公司亏损或财报出现重大错误,从而影响他们的个人声誉和公司的市值。我们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这个“是否会导致亏损”的问题。 当然,从会计准则的角度来看,资产减值确实存在减记至零的可能性(如债权到期且无法收回时),因此会可能导致公司亏损;但从实务操作来看,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是很低的。这是因为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企业在进行资产减值测试时通常会尽可能谨慎,不会故意把资产减值结果做至使企业产生亏损的程度。否则,一旦减值测试的假设条件发生变化,资产价值又可以恢复,则原来的减值损失转为盈余,对之前的盈利情况作出调整就是必然的了。所以,只要减值测试的结果是可以理解的(如基于客观公允的评价方法、合理的评估参数等),那么即便最后真的发生了债务违约,也无需调整之前的财务报表。这样反而更有利于保护股东的利益。
所以我们说,除非有充分证据证明管理层在资产减值测试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不当行为(如利用自主确定估值模型进行利益输送等),一般情况下的资产减值不需要调整以前的利润表。 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企业虽然无需调整以前年度的报表,但却需要在后续期间继续确认相应的损失。因为资产负债表的资产项目是按照其成本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成本大于可收回金额的部分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也就是说,即使之前年度已经确认的某项资产的减值损失最终证实为多余(可收回金额高于账面金额),但在之后各期仍然应当按照可收回金额高于账面金额的比例恢复其价值。只不过这种金额上的冲抵不会对之前年的报表产生任何影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