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明星薄葬?

宣伯江宣伯江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袁隆平和他的老伴邓哲。

袁老太太生前对丧葬之事并不在意,她生前一直住在北京的筒子楼里,去世前在协和医院接受治疗,去世后直接被送往八宝山火化。 火化的当天,没有鞭炮齐鸣、没有歌舞升平、更没有花圈簇拥,只有数十名亲友和工作人员默默守候在一边。 在骨灰下葬时,只有袁老先生的儿子女儿以及邓女士的母亲和弟弟来到现场。 “简朴、低调”是袁家人给外界的一贯印象,这一次下葬也是一样,没有隆重仪式,只有数辆黑色的轿车尾随灵车之后。 其实,早在1995年,袁老太太就曾经立下遗嘱:“我死后绝不占地方,不浪费国家资源,把骨灰撒掉或者埋起来。”

2016年初夏,袁先生接受采访时曾谈到自己的后事:“我去世后,不用搞什么追悼会,也不用建立什么陵堂,更不需要花圈墓碑之类的东西,一切从简。” 然而袁先生的愿望并没有实现。

2017年3月,袁老先生病逝。4天后,他被人抬着送上祭奠舞台。这一天,北京阴雨绵绵,数百人冒雨前来送别。灵台上,摆满了素花和用袁隆平照片做的纸模,背景音乐则是《思念》。 追悼会上,袁老先生的儿女们眼含泪水,回忆父亲生前的种种。

其实,除了这最后一次追悼会之外,袁老先生的葬礼规格已经是“最符合他本人意愿”的了——遗体解剖结束后,家属遵照老人“不要花冤枉钱,也不要铺张浪费”的嘱咐,将骨灰撒掉。 而据称,这也是国务院有关部门特批的。毕竟,让一位如此伟大的科学家魂归故里,又怎么会是“铺张浪费”呢?!

丛琳玉丛琳玉优质答主

薄葬制度在商周时期就已经有了,薄葬制度并非是皇族丧葬制度,但历代有不少的皇帝以身作则,行薄葬制度。汉朝的文帝皇帝以“厚葬以破业,独藏又竭百姓力”为由,主张自己要薄葬,并且身体力行,不许制作金缕玉衣,其陵墓也采用黄土堆砌,不以金玉为陪葬。到了明朝,“以德量为贵,以从俭为宜”的明太祖朱元璋以极薄的葬礼埋葬了马皇后,且不许陪葬金玉之物。朱元璋本人也效仿文帝,以薄葬自勉,以薄葬下葬,他的陵墓也简单朴素,只是草草封土。

古代封建社会是森严的等级社会,作为“生前显赫死后不朽”象征之一的丧葬在制度和形式上是受礼法及社会习俗严格限定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主张薄葬的多数是皇位继承人或者有着相当权位的大臣。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