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什么没打到重庆?
自“七七事变”后,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日军把“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论调喊得铺天盖地,中国面临着亡国的危机。
但是奇怪的是,在当时的战场态势图上,中国首都——北京和古城上海,成了日本的大本营和主战场,作为中华民族首都和象征的千年古都北京,竟然没有受到日军的猛烈袭扰,而一直安在。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从日本侵华的战略意图及侵华部队的军力分配上,我们不难看出个中原委。
抗战之初,日本对华实行的是分进合击的策略,一是以关东军为主力进攻、占领东北四省和长城一线。二是以华北方面军为主力,配合关东军进攻华北。三是以南方军为主力进攻华东和华中的部分地区。
在如此的战略布局之下,日军对华总兵力150万人左右。其中,东北的关东军约50万人,占领华北的华北方面军约45万人,进攻山东、浙江等地的南方军约55万人。也就是说,主攻中国的两个方向——东北和华北,日军就投入了全部兵力的三分之二,而南方军投入兵力仅占三分之一。这种兵力分配和进攻力度,从兵力部署上就决定了中国首都和东北三省不会落入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
在抗战初期,中日力量悬殊确实不小:日军共有飞机约2700多架,中国仅有800多架;日本战舰69艘,中国战舰20艘,且质量相差更大;日军大、中、轻型火炮共5100门,中国共约12700门;日军坦克1399辆,装甲车160辆,中国根本没有。
如此,抗战初期,日军在战争力量上的优势确实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威胁。当时,日军的精锐部队集中于东北和华北,企图在中国北方迅速取胜。日军在华中、华南的兵力不足,难以对中国南方实行战略包围。在战争初期,日本把作战锋芒集中于中国北方,对日本军力来说较为有利,但同时也暴露出日本帝国主义在战略上的孤注一掷。其战略重点偏于中国北方,使日军不得不把相当一部分陆军投入到北方,而南方日本军力相对空虚,这为当时南方的国民政府和共产党的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当时,国民政府将主要军事力量置于华南、西南。1938年冬,为保卫国民政府所在地——武汉,蒋介石组织了武汉会战,这是第一次中国军队大规模抵御日本侵略的行动。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刻,武汉城中,日机轮番轰炸,炸弹和汽油弹在市区爆炸。市民死伤无数,市区化为废墟,但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殊死抵抗,日本侵略者始终未能攻陷武汉。这使日本侵略者遭受了重大损失。日本对华南的侵略遭到了失败。
日本侵略者侵略中国的另一重点在华北。1937年7月后,日本侵略者又相继攻占了华北的大片地区,1937年底,石家庄失守,天津告急,北平、察哈尔,绥远,均成为日军的炮火范围。到1938年,日本完全占领了中国的河北、山东和山西等北部和中部许多区域,1938年5月,徐州失守,中国军队主力撤退于河南东南部和湖北北部,日军向皖北、皖南和苏北地区进犯,10月,武汉失陷。日军在华北、华东已经基本扫荡完毕,为向华南实施更进一步的侵略,1939年起日军将注意力转向华中华南地区。
1937年底起,由于华北形势日渐严峻,蒋介石急调8 路军等部驰援华北。从抗战之初,蒋介石就计划放弃北部一些地区的抵抗,把华北、东北、蒙古地区的一些地区拱手送给了日本侵略者。这样,就使得日本侵略者兵不血刃,轻而易举地占领了以上地区。
抗战初期的日本侵华部队,主力全部投向了北部的东北和平原地区,特别是中国北方的华北地区、山东等地。抗战初期投入的日军主力部队都是日军最精锐的日本陆军。如日本陆军第一、二十师团即所谓“皇军之花”。第一、二十二师团是在日俄战争期间的精锐部队,在日本国内就有“二鬼子”之称。“二鬼子”就是仅次于天皇嫡系的第二号鬼子,日本陆军第七师团,被称为“钢军”。另外还有第九、十二等师团。以上几个师团日本侵略者投入华北,而投入南方的日军则相对较弱。
日本侵略者将中国北方作为主要侵略重地,把北方的中国作为侵略的主战场,而对南方的华南和西南部则没有大兵压境,南方相对力量空虚,为抗日民族战争在南方南方坚持和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抗战初期,中国军队英勇善战。1938年11月,在广西昆仑关抗击日本侵略军,击毙日本侵略军的“钢军”,重创日寇。日军第七师团是日军中最能征善战的精锐师团之一,在中国陆军中享有极高的威信。“钢军”的称号,是日本陆军中战斗力最好的,日本陆军中有这样的传说,即使面对十倍于己的敌人,只要拥有“钢军”,就必将克敌制胜,大获全胜。
在抗战初期如此残酷的战斗环境下,中国军队依然表现出了不怕牺牲、敢于战斗的抗战精神,让我们震惊。1938年,中华大地上发生了多少这样的抗击外来侵略的伟大战斗,多少英勇的中国军人们,为保卫祖国,抛头颅洒热血在中华大地上,他们不应该被我们不我们人民所忘记。他们的英灵应该永垂不朽。
日本对中国北方的侵略军军的侵占,中国的大片领地的沦陷,对此毛泽东领导的反对中国犯下的罪行做出了强烈抗议。同时,日军进攻也出现了弊端,兵力不足,使作战受到了制约。兵力不足,也使得日军难以对中国南方实施大兵作战,兵力不足兵力不足,这就为敌我斗争中国军民坚持抗战提供了有良好斗争。
在抗日战争中,面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进入,全国民众和蒋介石国民政府对日作战的愤怒以及抗战宣传画的宣传。这种宣传给了中国人民斗志。国共两党领导的抗日。两面遭受日军的入侵以后的全中国人民开展了全能中华民族是一场残酷的战争灾难。
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