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在五行属什么?
先秦时期,人们用“五行”来概括宇宙中的五种基本物质,它们是:金、木、水、火、土;此外还有“五季”(春、夏、秋、冬)和“五常”(仁、义、礼、智、信)的说法。 东汉时期,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撰写了《伤寒杂病论》一书,该书首次使用了“五行学说”这一名称。
三国时期的名医王叔和,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编撰成书,正式命名为《伤寒论》,并添加了目录与序文。他在序文中说:“盖人秉阴阳之气以生,天地之大德日生。生者,木也;发陈者,春也……五脏之应四时者,肝木主春季而实秋季;心火主夏季而实冬季;脾土主四季月而实九月;肺金主秋季而实春季;肾水主冬季而实夏季……”这里,王叔把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归纳为木、火、土、金、水五个方面,并将它们分别与人的五脏相配,提出了“五脏应四时”的观点。
后来历代医家又在“五脏应四时”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五脏寓五行”“五行配五脏”等理论。 需要指出的是,中医所说的“五行”与西方人讲的“五行”含义是不同的。后者是五种元素或物质,前者则是五种能量或运动方式。中医并不存在“缺金”“失火”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