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属什么木查询?
五行是中医基础理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医学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构成的;五种物质相互资生,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一个生生不息的链条,因此称为“五行”,它们分别对应着自然界中的五类物质,即金对应的为金属、木对应的为树木、水对应的为水、火对应的为火热、土对应的为土地,这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变化又相互影响着,从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大干世界。
五行学说是古人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它来源于生活实践,对后人的影响巨大甚至渗透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中医领域里,人们用五行相生相克来解释人体生命活动规律及病机变化,同时指导着针灸、推拿等理疗方法。而在现代医学中,很多医生也会采用中草药来治疗疾病,然而中药的使用讲究辩证论治,要因人、因地、因病而异,这是为什么呢?难道这些药物还有属性之分吗?
中医用药的确有其道理,中药之所以被分为了五味,是因为它们对机体的作用是有区别的,这种作用就体现在对“气”的影响上。《黄帝内经》中说,“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肝气衰,肺气盛”“心气虚,肾气微”,都说明了脏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是通过气机变化的。
气在体内的流动是有规律的,它就像水流一样会不断地升腾、下降、出表、入里,如此循环往复,当一种药物能影响这种气机的运行,就会直接或间接地改变脏腑的功能状态,从而使人体达到新的平衡。这种药就可以称之为某个脏腑的“使”,它可以使气机通畅,进而驱邪外出,最终起到治病养生作用。
如果用药后症状好转,说明用药得当;若服药后病情加重,则说明用药有误应及时调诊,那么,如何来辨别中药的五味呢?这主要是依靠医生的临床经验和患者的感受来完成的,因为人体的感觉是十分灵敏的,只要是药物对于体内机能产生了作用,患者是会立刻察觉到的。
所以古代医学家们总结到,“有以病取药者,有以脉取药者,有以症取药者,皆取象之法也”,也就是说要看患者服后是否有反应,并根据这些反应来判定是否选择使用了该味药物。 西医讲的营养素其实是包含了中医理论中的“食饮”和“药”两个方面,其中食物被营养学界定义为营养物质,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水份,这些物质在体内的消化过程与中医所讲的运化基本一致,都是在胃肠道内受酶的作用下被分解为小分子的氨基酸和多肽,最后被吸收入血,供细胞利用,从而维持了机体的正常功能。
不过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饮食并非单纯地提供能量,它还要通过脾胃这个运化过程才能被人吸收利用,而且吃的食物也要根据不同体质的人而有所区分。 一般来说,身体好的人饮食可以多样化一些,体质弱的人则需要多吃补品,补品的选用要根据季节和环境的变化做出调整,否则不但不能起到强身的作用反倒容易损伤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