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糖是进口还是出口?
2016年,我国食糖进口量413万吨,同比增长87.25%; 2017年,我国食糖进口量599万吨,同比增加40%; 2018年,我国食糖进口量596万吨,同比减少0.75%;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2019年上半年,我国共进口食糖299万吨,同比下降19.4%。(来源:海关总署) 根据上述数据,2017年至2018年间,我国食糖的进口量每年均超过500万吨,按照10%的损耗率计算,每年进口蔗糖约550万吨。 而同期我国食糖产量约为1000万吨。也就是说,大约一半国内的食糖需要依靠进口来满足消费需求。
而国内消费需求的增长则主要来自食品工业、餐饮行业的迅速崛起。以饼干为例,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饼干加工行业产量为1136.37万吨,比上年增长了8.2%;饮料行业2017年的产量为5161.74万吨,比上年增长了6.6%;啤酒行业2017年全国累计生产啤酒4813.99万千升,比上一年增加了5.6%。
除了食品行业自身的发展,外部因素同样在促进行业的需求增长。据统计,目前我国各类餐厅和餐馆约有300万家,其中80%以上提供含糖菜肴,且比例随着餐饮企业规模的大小而有所变化。例如,大型连锁餐饮企业含糖菜肴的比重在一半左右,中型企业则在六七成左右,小型企业更高达到八成。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白糖生产和消费国,食糖产量占全球产量的4.6%,食糖消费量占全球消费量的19.2%,食糖产需缺口量仅次于欧盟、美国和日本,居全球第4位,每年需进口50~100万吨左右。食糖也是我国重要的战略物资,糖料作物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糖料产区主要分布在广东、云南、广西、海南等7个省(区),蔗糖业为农民提供了人均1000元左右的收入。
近年来,为保护国内制糖产业健康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我国对食糖进口实行国营贸易管理,由中糖公司等4家国营贸易企业从事配额内食糖的进口经营活动;为防范低价食糖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商务部和海关总署2006年11月颁布公告,对食糖进口实行自动许可管理,自动许可证作为该品种办理海关验放手续和进口申报统计的依据。
2007年1月、11月、12月,商务部分别发布公告,调整食糖的国营贸易关税配额税率和管理措施,从原20%下调至5%,并允许非国营贸易企业从事225万吨配额外食糖的进口经营活动。2008年2月,商务部又发布《2008年食糖进口国营贸易关税配额数量、申领条件和分配方案》,明确2008年国营贸易配额总量为135万吨,配额内食糖进口关税由40%下调至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