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上市有什么意义?
1、从融资角度看,公司上市有利于拓宽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 企业通过IPO融资不仅可以在短期内快速募集资金,而且还改变了资金的来源结构,增加了机构投资者的比例,为公司发展增添新的动力;而通过并购等方式实现的间接融资,也存在交易成本较高、流程较为复杂等问题。对于需要大量资金的企业而言,上市无疑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2、从公司治理角度讲,上市公司必须公开披露信息,强化外部约束机制 和非上市公司相比,上市公司在治理结构上存在诸多差异,如董事会要由独立董事组成并承担相应职责,管理层要对股东负责并在信息披露方面接受监管机构的监督等。这些外在的压力和约束会促使管理者更加勤勉尽责,提高经营效率。
3、从资产收益角度看,上市公司能够有效提升资产的流动性 如果不具备流通性,即便是有高溢价率,资产也不易于实现,毕竟没有流通性就意味着只能在既定范围内进行内部交易,不可能主动引入外界的资源来实现价值增加的目标。只有将非上市的资产通过某种方式变为上市资产,才能有效扩大自己的“朋友圈”,引入更多的发展能量。
4、从激励效果看,上市公司能够更好地发挥激励的作用 股权激励本来就是一种基于产权的激励机制,如果实行股权激励的企业不是上市公司,那么就会面临着流转困难的瓶颈问题,从而影响其作用的发挥。只有在上市公司这个平台上,股权激励才能够很好地发挥其作用,真正变成“真金白银”。
企业只有达到证券管理机构所规定的上市标准,才能申请股票上市、实现股票交易。企业上市的标准在不同国家、不同市场和地区都有所差别。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上市标准包括:股票总市值不少于1亿美元,股东人数不少于1000人,周平均成交额不少于100万美元,单只股票价格高于6美元等条件。美国纳斯达克市场分为全球精选市场(Global Select Market)、全球市场(Global Market)和资本市场(Capital Market),三种市场对上市公司的要求各不相同。以2021年为例,全球精选市场的上市标准包括:总市值不低于2250万美元,过去12个月收入不低于5000万美元,或过去12个月收入不低于1亿美元,同时必须满足流通股股票价格不低于4美元;全球市场上市要求总市值不低于1500万美元,流通股股票价格不低于3美元,或总市值不低于7500万美元;资本市场上市要求总市值不低于200万美元,流通股股票价格不低于2.5美元,或总资产不低于5000万美元。伦敦证券交易所要求申请主板市场的公司在申请前必须有经审计的历史经营记录,满足英国AIM市场(Alternative Investment Market)的上市标准包括拥有合格的经审计的财务记录,向市场提供了详尽的投资说明书等。日本证券交易所在2018年对上市标准进行了改革,新设“精选”板块,对主板“标准”板的财务条件进行优化、对中小企业板“小板”的财务标准予以放宽。我国的A股有沪市和深市两个市场,沪市又分为主板和科创板两个市场,深市又分为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三个市场。
一般来说,企业上市主要有5个方面的好处:(1)实现资产证券化,增加可抵押资产,为企业多渠道融资打通了道路;(2)有利于企业建立规范、透明、现代的法人经营管理体系;(3)有利于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经营管理水平;(4)利用上市公司的品牌效应扩大企业知名度、提高社会信誉度,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拓展国内外的市场发展业务提供支持;(5)为企业的员工以及管理层提供员工持股计划、股权激励计划,有利于吸引并留住人才、稳定企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