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字五行含义是什么?
《说文解字》:“振,举也。” 清段玉裁注:“凡手执物而高举之,谓之振。”“振”的本义就是用手举起东西。这个意思一直使用到今天。例如:“振奋(抬起;使激动振奋)”、“振作(振奋;精神焕发)”等。 我们今天看到“振”的各种形变,都是从「扌」变形而来的。如:
1. 振字的繁体字「振」,上面是形声字的「辛」,下面是「辰」,合起来的意思是「手持武器」,所以「振」的字形演变过程是这样的:
2. 这个「振」字,由「辛」和「辰」构成,上面的部分表示声音「震响」,下面的部分表示动作「振荡」,所以它是这样的一个象形字: 3. 到了小篆阶段,「振」的形状变成了这样: 4. 汉隶变为: 5. 楷书变作: 6. 简化一字为「振」。 现在我们看到的「振」字,是由秦隶书演变而来。
五行的相生原理及字义的积极正面联想
姓名学说有“五格剖象法”,认为人的姓名中,名字和姓分开,分成天、人、地三格,字的偏旁部首、笔划分别对应着“金、木、水、火、土”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姓名学中关于五行生克的理论与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有着密切的联系。“金、木、水、火、土”本为中国古代哲学中,对构成宇宙万物各类物质所作的五种分类。“金、木、水、火、土”五字并非仅指五种具体的物质,而是概括了五种不同的性质、作用和功能。“金”代表着一种坚硬、收敛和肃杀的性质;“木”代表着一种伸展、条达的性质;“水”代表着一种寒冷、滋润和下行的性质;“火”代表着一种温热、升腾的性质;“土”代表着一种生化、承载、受纳的性质。
“金、木、水、火、土”五者相生相克,不停运动变化,使得大自然成为—个有机的整体。人的姓名并非完全独立于自然界的,而是完全与自然界相融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