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都多少年了?

向宝璜向宝璜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公元226年,魏王曹丕废汉自立,定国号为“魏”,史称曹魏。这时,魏帝都已在洛阳,而邺城作为东汉都城已被弃用,但此时邺城作为郡治、州治或国都属下的行政中心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公元249年(魏明帝太和三年)正月,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控制了曹魏朝政,开始专权。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他大量培植个人势力,在洛阳和邺城大肆兴建府邸,营建花园,结交名流,征辟文人,从事文学创作,一时名声大振。

随着司马氏集团势力的增长,洛阳的威望逐渐被邺城取代了。西晋建立后,为了炫耀祖宗功德,昭示自己政权正统地位,武帝司马炎于泰始元年(265年)十月,下诏将国都从洛阳迁到邺城,并将京都改名为邺朝。并在这里大兴土木,建起华丽的新宫,以供居住。

至此,邺城正式成为西晋的国都。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匈奴军的南下和东吴军的北上,西晋在中原的统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为了避难,司马炎于太康七年(286年)把首都从邺城迁到了长安。不过,西晋的权贵们依旧居住在邺城周围,这里成为了他们的“燕都别墅区”。

东晋建立后,原晋王室南渡,为了维系自己在北方的统治,他们选择了与鲜卑贵族结盟。而原来依附于晋王朝的世族地主也随着晋王室的南迁而转移到淮河以南地区。这些世家大族不仅带去了大量的土地和人民,还带来了先进的中原生产技术与文化,使南方在经济上和文化上迅速发展起来。由于世家大族大多拥有军事实力,他们往往凭借手中权力,大肆侵占土地,造成“占田超制”“田多隐没”的现象十分严重。

为了增加朝廷收入和抑制地方豪强,东晋成帝咸和五年(330 年)颁布了占田制度,规定:“庶民之课,土地不过一百五十亩;耕牛充给,田满百亩者,官佃种之,收谷皆输太仓。其无牛及无力耕作之人,皆予假种,促其收获,随税出苗,田多者,官为督率,无使惰作。” 这一制度的实施,有效缓和了阶级矛盾,对促进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为了恢复北方的经济与文化,东晋政府还实施了“复客旧田”和“屯田积谷”等经济措施。“复客旧田”就是让失散的土地重新回到农民手里,由农民耕作收取地租。为了便于管理和征税,东晋地方政府根据土地方圆大小计算租金的方法,改为按田亩多少征收租米的方法。

“屯田积谷”是东晋政府组织军队在地广人稀的地区垦种荒地,收成归国家所有。这种形式与汉代的“屯田制”类似。由于实行屯田制能够有效地调动军队的积极性,因此东晋各地驻军纷纷开垦荒地,形成了“千里屯田”的局面。虽然“屯田积谷”有助于解决军用粮草问题,但也影响了地方豪强的利益,所以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于是,朝廷又规定:“良民有业者税其一,勤农重役而不垦者夺其业”,即只有无地的贫民和无主之地才可以耕种,豪强所占的土地要收归国有。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东晋后期政治形势发生了有利于王室的变化,皇权开始有所加强。孝武武帝时期,曾先后五次封爵宗室,加强了王侯们在地方上的影响力。这样,既提高了皇室的地位,又削弱了士族手中的权力。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