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是什么生肖?
陈这个姓氏好巧,我姓陈,名字里也有个陈字,所以我经常会被人问是不是三陈之一(古代有“三陈”的称呼,指的是汉朝的三位名将陈文帝、陈庆之和陈汤)。不过我不是。我的祖先其实是一个少数民族的首领,叫鲜卑王。他的名字叫什翼犍,属拓跋氏,后来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进行汉化改革的时候,把皇族的姓氏改成了陈。所以我是鲜卑人。至于我究竟是鲜卑哪个部落的人就不清楚了。
我奶奶给我讲我爷爷的故事的时候就喜欢说我“爷爷是鲜卑王”,语气中颇有自得之意。我奶奶是民国时期的大学生,学的是俄语。她少年时曾在苏联学习过,据说在苏期间还参加过红场游行,并因此获得了苏方的“光荣奖章”。我小时候经常看到她戴着这枚奖章的留影。照片中的她身着苏联军服,留着齐肩长发,笑容灿烂。
1945年,我的祖父参加了解放大同的战斗并因此负伤,此后一直被认定为伤残军人。战争结束后他回到故乡绥远省(今内蒙古自治区),在那里从事着相当神秘的工作。据我母亲回忆,她童年时的记忆里祖父是个高大魁梧、举止潇洒、不常在家的男人,总是穿着一身笔挺的军装,头顶的大盖帽上有着一排醒目耀眼的红色星星。每当有陌生客人来家里拜访的时候,祖父总是会非常热情地招待他们,而客人临走时他还总会赠送对方一幅自己的亲笔签名。
1960年代初,我随父母从大同来到北京,那时我大概8岁的样子;而祖父则仍在内蒙古工作。那次我去拜访他时,发现他在办公桌前正认真地用笔写着什么。当我问他写了什么的时候,他说他在给我写信。当我把信接过来一看时,却发现这封信很短,只有几张薄薄的纸,而且字迹也很潦草。后来我问起他时,他却笑着说,给你写了那许多你也不看。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我们的通信主要是靠信件,而在那个时候手机还没有普及,移动网络更是没有。所以每次收到祖父的信我都觉得格外欣喜和珍贵。但随着时间推移,我却渐渐发现这些信里的内容越来越短,而且也越来越潦草了。
终于有一天,我又收到了一封信,但是里面却只有几行用铅笔写的很潦草的字迹: 这是一份特殊的“录取通知书”,它告诉我虽然我在内蒙的外公去世了,但我的家人仍然在那儿生活和工作着。也正因为如此,虽然我的童年是在北京度过的,但我的籍贯一直都没变,一直是内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