浤在五行是什么?
《说文解字》中记载:“澒,水也”、“澒,或作洪。”,可见,古代的“鴻”“洪”“浤”三字是同源词,均表示“广大的雨水”之意; 又因古代文字无“雨”字,故“鸿”“洪”“浤”均指代下雨这一自然现象。如:
1.《庄子·秋水》中有言:“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此处之“河”,赵德耀先生校释引清人郝懿行之说认为当为“洪”,可证“洪”之本意为“江河之水”。又因“洪水”亦含有“大雨”的意思(参见“洪”),故而引申出“巨大”之义。如此,则“洪”的本义与形声字“Hong”的读音恰好匹配。
2.而“浤”之本意即指代“舟船”所承载的“河水”。《玉篇•水部》中解释“浤”字时说其“从水,宏声”。“水”与“声”合起来恰为“泓”。“浤”即是说船中装载着宽而深的河流之水。这显然有如现代人所说的“黄河之水天上来”一般,形容河水之澎湃汹涌。
3.至于“鸿”,许慎的解释是“鸿雁,鸿鹄,鸟也”。清代学者崔述则在《史记集解》中进一步指出:“鸿,大也。自关而西,曰鸿。”“鸿”在古代既可以指代某种特定的鸟类,同时又是一个表义的形容词——形容体积和数量上的“大”。这种“大”不仅指规模上的“大”,而且特指“气势宏大、浩荡”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