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属于什么企业?
王健林是个商人,也是国企下岗工人,更是一名退伍军人——和大多数中国企业一样,万达的发展也充满了中国式的特色。 很多人应该不知道,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所有企业都是国有的,也就是所谓的国有企业(简称“国企”);而所有的劳动者都隶属于某个国企单位,没有选择工作的权利,更没有所谓跳槽的概念,当然就更没有民营企业的说法了。
1978年以前,大部分中国人的工资都是由政府发放,称为“统发工资”,而不同国企之间劳动者的工资是没有差别的,大家都拿一样的钱,做一样的事情。 不过,当时存在一个内部工资的差距,这个差距是根据工作危险程度来确定的,越艰苦、越危险的工作,工资越高。例如飞行员和矿工的工资要高出其他职业的人群。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进行了国企改革,一部分国企进行了股份制改造,于是出现了民营企业。而另外一部分国资相对较少的国企,则通过买断或合同到期不续的方式,使职工失去工作,成为下海人员。 对于失去工作的这一部分人,政府给予一次性安置费,具体数额根据工作年限确定,相当于你在这家企业的工作年限每年补贴一笔钱,年限越长,补得越多。
举个例子,假如你在某央企工作了30年,到了法定退休年纪,而该央企因经营不善破产,那么你不仅能拿到每个月退休金,还会得到一笔高达数十万的补偿金。 这不仅是对企业拖欠员工工资的一种补偿,更是对当年放弃铁饭碗,下海创业者的尊重。
我父母就是那个年代下海的国企职工,他们原是沈阳一家国企的工人,下了海后在大连投资办厂,而我就是在大连出生的。现在回沈阳养老,每天在小区里和一个群老同志打打扑克,下下棋,晒晒太阳,生活很是清闲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