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a生产企业有哪些?
国内目前共有58个PTA(精对苯二甲酸)产能项目正在建设或拟建中,总产能约为3400万吨/年。 根据统计,截止2017年底,国内共有60家PTA生产商,其中大型生产商约20家左右(产能产量排名前10的厂家); 中小型生产者约40家(产能产量排名11-60名的厂家) 根据华创证券研报显示,按产能计算,前五大 P TA生产商约占市场总产能的59%,行业集中度较高。
2018年上半年,国内共计有30家公司注册了50条PTA生产线,预计新增产能5685万吨/年。在《产能过剩行业负面清单》中,对化工行业的限制包括“禁止新建扩产对苯二甲酸(PTA)、乙二醇、醋酸和醋酸衍生产品等产能,现有产能只准扩大增产,不准新增扩张”。所以未来虽然有不少新产能出来,但扩产幅度应该有限。
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国内PTA产量前三的生产企业依次是逸盛系(包含仪化及海南逸盛)、恒力石化及中石化,其产量合计比例超过50%。2014-2015年受产能过剩影响,PTA产能的集中地区如华东地区的常熟、宁波、大连等地,因无法产生规模效应且设备存在老化问题,部分产能受到淘汰,所以产能增长缓慢。其中2014年仅有汉邦石化、蓬威石化及阳煤恒通有装置退出,淘汰产能合计170万吨,2015年仅有大连逸盛的200万吨装置开车。
进入2016年,在聚酯行业维持高增长和油制成本不断下跌的推动下,PTA厂家盈利空间逐步扩大,部分停车检修装置陆续重启,PTA行业进入扩产周期。2016年PTA新增产能包括:福建佳龙石化(120万吨)、恒力石化(220万吨)、东营威联(35万吨)合计375万吨;2017年国内PTA有125万吨建成投产,分别是福建腾龙15万吨及扬子石化110万吨装置。
截止到2017年底国内实际拥有PTA有效产能5119万吨,同比增幅为1.56%。从地域分布上来看,国内PTA产能分布较为广泛,其中福建是PTA产能最高区域,占比约30%;第二位的是海南,占比23%;第三位是浙江,占比14%。
国内的PTA装置主要以引进国外工艺为主,目前国外能够承接PTA许可证发放与工程交钥匙的厂商有美国的伊科思(Idex)、英荷的BP、德国的伍德公司(Wood)、日本的JGC及中国台湾地区的福懋兴工程公司等。中国台塑、沙特阿美/三菱商事合资公司也拥有自己的专有技术,但未对第三方发放过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