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ipo企业如何估值?

娄春兰娄春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从理论上讲,公司上市前的估值无外乎以下三种方法: 其中,以收益法和成本法最为常用,尤其适用于缺乏流动性的创新行业或前期融资的企业;而市场法和市值法则更为直观常见,适用于有较大流通盘的企业。

但在实际过程中,考虑到不同行业的风险差异和企业的成长特性,上述三类方法又各有偏重,难以真正做到“一刀切”。我们时常会看到一些在理论中看似矛盾的做法:某某公司采用成本法的结论与以收益法得出的估值结果大相径庭;又或者同样的方法、同样的数据,但前后各期的估值结果却出现较大偏差……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核心在于对估值方法的理解不够深刻、对参数设定和逻辑链条的把握不够精准。

作为新经济的领军者,互联网行业的估值一直深受各方关注。关于该领域的估值方法,业界已有大量讨论,在此不再赘述。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运用哪种方法,其本质都是基于对公司价值客观认识的基础上,通过金融手段实现价值最大化。正确的处理方法应该是首先明确企业当前的主要风险点在哪里,然后围绕这些风险点来设置合理的预期。

举个例子:假设某创业公司主要存在下列两个风险:

1. 业务开展不及预期,导致未来无法筹集到发展所需的资金;

2. 管理团队对公司的控制力不足,可能导致公司被其他人收购,使股东的价值受损。

那么,在上述情况下,我们就可以针对每个风险点给该公司引入一个折溢价率:

以收益为基础的估值方法有很多,如现金流折现模型(DCF)、可比公司法(PE-SCV)等;以成本为基础的估值方法也有诸多形式,如账面价值法、现金余额法等等。但无论是运用哪个方法,都至少包括三项基本要素:

在进行具体估值时,需要根据上述三点向企业提出相应的问题并进行必要的核查,确保估值结果的准确合理。

巢阳阳巢阳阳优质答主

拟上市公司价值评估有几种方法,不同方法得出的结果可能差别较大,而采用何种方法进行估值,取决于企业的市场定位、业务模式、发展阶段以及投资者需求等因素。

拟上市公司IPO定价通常需要投资银行(或财务顾问)、会计师等投资机构及中介机构共同完成,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可比公司估值法、贴现现金流(DCF)法、行业定价法以及询价机制等。在A股市场,企业发行定价首先需要通过各种方法确定价值区间,然后初步确定价格,再进行IPO询价,由机构投资者进行估值定价与报价,通过调整后的报价结果最终确定发行价。

拟上市公司在进行定价决策时,可比公司估值法是其初步定价的重要参考方法,基本思路是参照同行业公司的估值指标(如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等),计算发行人的价值区间,再与询价对象沟通确认发行估值区间。通常选用的可比指标是市盈率(P/E),如拟IPO企业属于亏损状态,可使用市销率(P/S)方法进行估值;房地产企业通常采用市净率(P/B)进行估值。

如果公司盈利有明显的增长空间,一般可以使用贴现现金流方法,即对未来一段期间内公司自由现金流进行预测,然后采用合适的折现率将未来现金流折现至基期,得出目前企业的公允价值(可参见本书2.4.1节企业价值评估部分对于贴现现金流方法的介绍)。

行业定价法主要是参考相关研究报告中的行业平均估值、指数估值等因素确定公司的发行定价。具体而言,若行业指数处于较高位置,发行价会偏高;若市场整体处于较低位置则发行价也会受到影响而下调。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