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五行属什么的?
姓是祖先传承下来的姓氏,属于姓的部首一般称为“姓”;氏是祖宗继承下来的名号,属于氏的部首则称为“氏”。 谭是一个复姓。关于这个字的由来说法较多且较为混乱,一种说法是:上古时代,诸侯国君的儿子若没有继承国君爵位,而被封为大夫,这些庶出的公子以及他们的后代就不能以国为姓,而是以国为氏。这种氏就被称为“氏姓”。《通志·氏族略》有言:“氏姓,世妇之所掌也……”可见氏姓是由世袭母亲姓氏的家族用于记载族中事务的重要典籍。因此可知,作为氏姓的“谭”字,其含义应为“子承父业”(即儿子继承父亲的职位)。
另一种说法是:周朝建立后,分封同姓诸侯时,周天子会先赐给诸侯一座采邑,作为定居之地。这处采邑通常是一个拥有国防功能的城市与周边的土地。土地可用来耕种,但住在这块土地上的民众并非都是奴隶主,其中有很多是原来各诸侯国的平民,他们成为周天子直属的编户齐民,和周王室成员一样要履行纳税、服徭役的义务。这些被分封的人除了享有劳动所得外,还享有采邑的使用权,并且可以将采邑传给子孙。于是这些人的祖地也就成了他们的姓。《广韵》卷九鱼模切,音都劳切:“谭,姓。”又卷四十五都劳切:“郯,姓。”“郯”即为古代的“谭”。
还有一种说法:春秋时期鲁桓公的儿子尾生带着妻子家人到齐国去,路上不幸病倒,临死时他对妻子说:“我家族虽然兴旺,但我没能光宗耀祖,希望你改嫁他人,延续我的香火,让我的家族继续传承下去!”妻子哭着答应了。然而尾生的弟弟庆父却对哥哥的话十分不满,他愤愤地说:“一个大丈夫死了就死了,何必强求嫂子再嫁来延续我们的香火?我要为我哥复仇雪耻!”于是就带着随从回鲁国去了。
等到庆父回到鲁国后,他的父亲叔姜已经去世,他就将叔姜的生殉葬品“玉人”送给了哥哥的妻妾们,并让嫂妹为兄长殉葬。庆父还假惺惺地为亡兄修筑了陵墓,并在墓前哭倒了城墙,为死去多年的哥哥造坟立碑。不久他又借口为叔姜扫墓,率众攻向鲁桓公的御墓。
此事引起鲁国上下震动,纷纷指责他悖礼犯上。庆父听到指责声后,竟理直气壮地说:“我爹死后,我的妈就成了我的爸,我的兄弟就成了我的子女,我既然有了新父亲和新家庭,为什么不能有新的坟墓呢?”从此,他得此称号——“谭公”。《左传·庄公七年》:“九月辛卯,葬桓公。甲午,许穆夫人归于许。乙未,叔詹拜命。丙申,葬宣公。丁酉,宋华氏出奔陈。己亥,晋荀林父帅师侵宋,不克而还。冬十有二月己丑,公会晋侯。晋侯饮赵盾酒。”杜预注曰:“是年定伯六十矣,既衰,免丧而饮酒。”
以上三种说法,哪种是正确的呢?史学界至今没有定论。 不过我们可从现代汉语中寻找到一些线索。在普通话中,“谭”读作tán,“郯”读作tán,二者皆属尖团音,而尖团音在古代就是细音字,这说明这些字现在仍保持着古字的读音特征。而在山东部分地区,这两字仍然念dɑn。这说明这两个字古代很可能都是一个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