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字五行属于什么属性?

童骋骐童骋骐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音”指一切音节,包括汉字和外语的,用五音标记就是“宫商角徵羽”六字;而“韵”则是汉语言的特有概念,是声调的作用,即一呼一应,有短长高低之别,因此用五音标记就是“宫商角徴羽”六字(古文中常用“五音”代指“宫商角徵羽”)。所以从理论上说同属“八音”之列。 不过,在具体的标记中却有不同。《礼记》和《周礼》等古籍中的记载是“律吕”或“六律”与“五声”。这是古代乐器八音中的两组,一组是“吹”“打”组成的“律吕”,另一组是“弹”“拉”组成的“五声”。

这显然是有其道理的,因为“律吕”的第一要素是“律”——长短一致,而第二要素是“吕”——声高相应。只有一呼一应,有长有短,且高低一致的音节才能成为“律吕”。而“五声”则只需要五个声音(宫商角徵羽)配合得当即可(加变宫为七音)。可见“律吕”比“五声”在要求上更高一些。

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中有“律,法也。”(律字从竹从聿,会意)可见,在古代,所谓“律吕”就是用一定的规则去排列音乐的节奏和声调,而声调又是由不同的声部共同发出来的,因此可以说“律吕”实际上指的是发音方法(发声的方法和规律)而不是具体的声音。这就是“律吕”作为八音之首的原因所在——它是对于音乐的最高层次的归纳。

到了近代,人们发现古汉字难以准确标记现代汉语的声调,于是在“三声”的基础上加上变调标记出“四声”,进而以“一声”代替了原来的“平声”,并用“二声”表示“上声”,用“三声”表示“去声”,形成了现在的普通话声调标调法的体系。

随着文字符号的变化,“律吕”中的“吕”也就自然成了“五声”中之“去声”的标识。可见“律吕”一词虽然最早出现于汉代,但是它的含义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

万来龙万来龙优质答主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系统观,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墨家、阴阳家乃至法家等学派,对五行皆各有论说。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中医五行学说也是以此为理论基础。

“五行”作为一个名词,最早见于《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文字的形成,从造字的偏旁部首可以看到字的“形”意。以木、火、土、金、水五字作为表示客观事物和现象属性的“五行”范畴,已经说明了“五行”从一开始就是以五种物质的特性作为类属事物的依据,而不是五种具体的物质本身。

古代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五者的定义为:“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也;“火”:毁也,南方之行,毁害也;“土”:地之吐生物也;“金”:金属也,刚柔相杂,西方之行;“水”:淮也,北方之行,平准也。

从五者的定义看,都具有抽象和具体的双重意义。如“木”既可以指“冒地而生”这一特性,也可以指所有具有“冒地而生”特性的物体,具有指代一类事物的作用,所以它既是“某类”物体属性的“共同标号”,又是某类“特指”事物。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