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低端人群何去何从?

来思潼来思潼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作为老北京人(土生土长,家里三代都是北京人)看到这个问题还是有些感慨的。先说一下我的看法吧,仅供参考。 首先,关于低端人口,我的感觉是这是一个很宽泛的人群概念。从你的描述里我估计你是一个外地人,所以你才会对北京的“低端”感到好奇,因为按说作为一个外地人你应该是关注那些高端的(收入高、工作体面)人群的。当然作为老北京人也希望自己的家乡好,所以也希望能有个好的规划让这些低端人口有所出路。

第二,关于这个人口的数量,我觉得可能没有你想象得多,因为毕竟已经十几年过去了,当时的环境也已经改变很多了。现在的北京在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上有很多的政策,比如买房补贴,创业支持等,因此我不认为会有很多人因为环境变坏而离开。但是确实有一些人因为买不起房而又暂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回原籍,因为对他们来说在北京打拼几年后回去也能找到体面的工作了,毕竟学历在那摆着呢。(补充一句,其实在北京努力生活的人都是有体面工作的,只是某些人从事的行业比较小众或者工资低,所以看起来不怎么“体面”而已。)

第三,我说一下我对“北上广”的看法。在我看来,任何一个大城市都是一样的,都是既有高大上又有脏乱差,你不能奢望一个城市同时拥有全世界所有精英和穷光蛋。所谓“北上广”指的是什么?不过是那几个区而已,可是北京有16个区啊!为什么非要纠结这3个区呢?是因为这是全国的人口聚集地吗?是的,没错。可问题是,其他三个区的垃圾谁来处理?全给包起来扔到那3个区吗? 说到这我倒想起一件事,前几天我去朝阳公园玩,路过一个施工地,一看路牌发现这里正在建的是“首都机场迁建基地”。我当时就纳闷了,这机场不是在通州嘛怎么搬到朝阳区了?于是我就问了工地上的师傅,原来是把老机场拆了重新建嘛!我想起来了,前几年这里不是机场,而是一个垃圾场,据说有几百亩地那么大。现在虽然重新建起了机场可是周边的环境却再也恢复不到从前了。

最后,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我想说的是任何一个城市都有他不好的一面,北京也有,只是不知道题主说的“低端人口”是指哪些,所以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我是老北京人,但我希望我的家乡好起来,也希望你能明白,任何一个大城市都是既有大厂云集的高科技中心,又有垃圾遍地的小村庄;既是月均十万元的繁华商业街,又是月均两千的城中村。。。

阳钒阳钒优质答主

北京低端人群的迁移要通过市场化的手段逐渐的完成。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北京经济发达,有高素质人才所创造的创新性产业,人均收入高,人均GDP高,生产率高的原因。由于北京的高工资和高素质人才,必然拉动城市的低收入人群和低消费群体的聚集,如餐饮服务员,商场售货员,建筑工人,环卫工人,保安,家政服务人员,三轮车夫,清洁工等等的低技术低收入的服务人群,是和高素质人才所创造的创新性产业相伴而生的,因此在一定时期内这些低收入低消费人群在北京的聚集是必然的,也是合理的,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

解决办法

这些低端人群也是有创造力的,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有家庭、有孩子,他们是北京城市建设的生力军,为北京城市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这些为北京城市建设做出重要贡献的群体,政府应该通过财政、土地、税收等政策进行多方面扶持,如扶持外来务工人员宿舍的建设,大力发展价格低廉的公共租赁住房,提高他们的居住质量;建设非付费型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保障他们的受教育权;加强培训和就业指导,促进低收入技能人群向具有高收入潜力的高技能型人才的转化,增加他们的收入,提高他们的城市居住水平。

从政府的角度出发,通过提高产业水平,吸引高素质人才是解决北京人口和空间资源紧张和环境容量问题最好的途径。“筑巢引凤”,提高北京的现代化水平,吸引高素质人才,发挥北京的教育和科研优势,鼓励知识和技术型企业的培育和发展,培育高科技和高文化含量的创新型企业。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