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财智金算贷款吗?

项国项国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日前,有一则新闻:一名24岁青年通过网络贷款,3年支付了15万“利息”。而更令人咋舌的是“15万”只是其中一笔1.2万元贷款的“利息”,由于没有还清,青年还遭遇了“利滚利”。贷款1.2万元,3年“利息”15万,相当于一天“利息”65.6元,每分钟“利息”1.1元。该新闻的背后,是广发财智金算的夸大宣传、规避监管,更是贷款乱象的折射。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听到“贷款”二字,想到的都是买房、买车,或者生意经营等固定用途的“正规贷款”。像今天新闻里面的年轻人,通过网络平台以消费为名“借钱消费”,其实是借“名”实行的“变相贷款”。而正规金融机构对于这种属于“消费贷”的贷款,是有着较为严格的制约和监督的。

然而,作为“新兴”的消费金融公司,却没有那么严格的管理。从财智金算公司的宣传来看,其主要的业务除了抵押贷款,还有个人经营性贷款、消费贷款,以及商务咨询等。不过,这些贷款的最终用途并没有限制。这样,就为某些人打法律“擦边球”,忽悠不知情的人员“贷款消费”开了门。

而财智金算公司把明明属于贷款的经营活动包装成“消费储蓄”,绕开监管机构对贷款用途的限制,在实质上实现“贷款消费”的目的。这跟当下各种“消费分期”在运行模式上并没有本质区别。实际上,通过“消费储蓄”进行“贷款消费”本身就不符合规范,更容易误导消费者。在宣传中,没有告知消费者存在还款宽限期,也没有对收取所谓的“利息”进行说明,更没有让消费者在确认之前进行“先期支付”,这是一种隐藏消费实质性内容的欺诈行为。

我国《合同》规定,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从“利息”的计算方式来看,1.2万元到3年大约产生了15.84万元利息,年利率高达101.8%。但如果按该笔贷款期限、还款方式以及实际发生的“利息”计算,年利率则高达913.9%,相当于百分之九十几的月利率。而在贷款之前,该公司人员没有告知贷款“利息”以及计算方式,这属于故意隐瞒真实情况。

然而这样的“贷款消费”还能持续多久?或许到了被严肃处理,甚至被取缔的时候,该产业才会被关上大门;就像“裸卖保险”的保险营销员,最后都被清退一样。但从更长远来看,金融消费者获得合理消费贷款,获得融资的同时避免不必要损失,以及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