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火箭是将什么名字?
礼花的起源可上溯至宋代的爆仗和起火。明代发展很快,“至入明,则起火之法,施于战争者愈精。加以神机妙算,穷极工巧。……有重达百斤者,有号曰‘一窝蜂’者,有号‘地老鼠’者。……施用之时,火光燄焰,声若雷霆,金石皆为破裂”(《皇明世法录》卷二二)。在战争中已用来破坏敌方堡垒。礼花在清代得到进一步发展。
“放起火,是用木炭、硫黄、雄黄、烟火药等所造成,内贯以竹片,或用纸制,中用铁丝编其股,名曰铁股莲。又或扎以细铁丝,有以四两、五两药为之者,名曰流星。皆鸣于空中,或红或绿,或高或低,俱可如式而成”(《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入清,乃复制为各种形式。曰炮灯,曰花弹,曰焰硝,曰起火。施于烟火中,放于高城上。炮灯有曰坐灯者,曰线膛者,皆用巨炮,燃其导线,随声而起,光焰烛天,或红或黄,随所制而异色。……花弹,则于光焰初发时,作各色花朵,随迸随灭。焰硝,则起时红光,落则黑星。……”(《皇明世法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