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五行属什么?
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这五个字,在《周易》与风水里,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和作用。《说文》里解释“行”字:“行,人之步趋也”,亦即人走路的“痕迹”或“轨道”。也就是说,五行实际上就是五种行为的规律或五种行迹,这些规律或行迹被人类应用在人与自然、人际关系各种不同的领域,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是中国文化与思想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五行所代表的五种行为规律,亦即五种行迹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木的升发、火的热炎、土的厚重、金的肃杀、水的流动。五行学说根据这五种行为规律,描述宇宙万物的形成、组织、功能、变化及其相互关系,具有非常丰富的哲理性和抽象性。因此可以说五行学说是一种特殊的宇宙观和方法论。这种五行的规律或行迹,体现在万事万物的属性之中,而万紫千红、千差万别的万千事物,都可以用“五行”去归纳其属性,进而去认识事物的特性和关系。
五行和五脏之间存在有密切的联系,五行通过模拟五种不同的自然界的特征,将人体的五脏的生理功能进行归纳并形象化,使深奥难懂的五脏生理功能变得简单而又明了。
“五行”在人的名字中怎样表示呢?一般有如下说法:
木字旁或禾字旁的字,比如林、森、楠、杨、杏等都带"木"字,芳、艳、莉、苹、莲等草字头字。因为植物大多是木。
带日、月、火、灬以、四点底的汉字,比如:明、辉、光、炎、灼,灯、照、烨、焱,燚等,还有男、杰、豪、磊、力、功、勇、冠等字,有刚强、炎上之象,所以也属于"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