壡五行属什么?
在中国文字起源时期,并无“壡”字。“壡”字是随着《说文》一书而产生的。《说文解字》卷十土部说:“壡,耕治田也,象形,从二土。”这是一条不准确的说解。一是对字形的分析有错误。“壡”字并不是象形字,它从二土会意,是会意字。二是解错了字义。“壡”不是耕耘、耕治田土之义。许慎解成这种意义,显然是受了壜字的影响。壜字是“耘”的古字,耕耘、耕治田土是它的意义。由于字形相近,许慎解壜字时受了壡字的影响,把壜字说成“从土从耕”,把耕字错放到了壜字形中。解壡字时,又受了壜字的影响,把耕耘之义错安到了壡字上。
从许慎所举的“壡,耕治田也”这一例句来看,许慎应该知道“壡”字是表示筑成的土堡等之义。只是他不知道为什么用“二土”来表示这个意义,所以把字义解错,以求妥当。其实,这两个“土”是筑成的土堡的两个侧面,从两个侧面可表现出堡的立体情形。因为是说明这种土堡高耸而起之象,所以“从二土”。从壜的字“垅、堁”都是表示与耕耘有关的意义。
“壡”字从“土”,甲骨文、金文都没有本义字。篆文的本字是一种夯筑的土堡。它的甲骨文、金文等书体的字形,有的像两面垒土的平地建筑,有的像一个带顶的平屋。“壗”的字义为土堡,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