蹦什么跳什么的成语?
蹦吃跳喝
【解释】指任意挥霍钱财。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六回:“那个侄儿,仗着岳家有钱,吃了鸦片烟,蹦吃跳喝的,在南京路开了一爿大买办。”
蹦儿跳儿
【解释】蹦蹦跳跳的样子。
【出处】《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一霎时,跳跳蹦蹦的把两柄刀劈面砍来;只听当啷啷一声响,两下里都撒手。”
蹦足跳满
【解释】形容欢悦。
【出处】《三国演义》第五十一回:“关平恐庞德有失,故急引兵回,鸣金收将。庞德箭不虚发,一箭一人落马,至史侯发箭,正中鹿角上,而栓免脱,反拟着庞德左手,德怒去弓,亲取短戟,大呼直刺汉阵。董衡、董超双挡不住,被德杀了一阵,直赶到奶山前面,尚有数十骑关平回救了。于是双方乱战,德无法取胜,望后而退,奔回樊城。关公知庞德赶至北山,急忙鸣锣收兵。见众将多有带伤者,心中不忍,教且罢兵。众将皆曰,曹操欺我太甚,县不能报当初之恩了?关公教休稽言,但有此心,我自不言。于是两军相拒月余,不克交锋。云长把箭尽传与五百校尉,每日只引百人出城,纵马驰骋,调练军眼,只此举动,军心甚安。”
蹦科打诨
【解释】亦作“ 蹦科打虎 ”。谓戏曲、曲艺演员在表演时借助滑稽、诙谐的言语、动作来引人发笑的表演手法。京剧舞台上,行话称喜剧色彩的表演为“科诨”。其手法有插科、打诨、引腔、说口、绝活、戏包袱等。有“无科诨不成戏”之说。 茅盾 《蚀·追求·三》:“﹝ 韩孟东 ﹞坐在前排,两手插在两个膝盖中间,瞪着一双大眼,对着台上的蹦科打诨不知所以然,而且他愈瞪起眼来愈瞧不见台上的人,愈听不见台上的声音。”参见“ 引腔 ”、“ 绝活儿 ”、“ 戏包袱 ”、“ 蹦科打虎 ”。
蹦高跳低
【解释】指跳跃等舞蹈动作。
【出处】《西湖佳话·孤山隐迹》:“他看见 花婆婆 来了,便也和他做戏顽耍,一霎儿扯着他的手,一霎儿跌倒在他身上,一霎儿爬在他头上,又做蹦高跳低的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