琡五行属什么?
《说文解字》云:“琡,石之次玉者也”,从玉,疏省声。可见,“琡”字的本义即指像玉器一样光滑而透明的石头。其形如“琢”、“治”,甲骨文字形上部像一“玉”字(或认为像“圭”),下部似一手持“玉”以剜磨的形状;金文字形似“琢”字;小篆字形变形较大,与今天的汉字已颇有差异了。
“琡”字在古时又写作“瑳”“玼”“瑳”等,读音相同。如战国时代楚国出产的美玉称为“瑳璋”,用“瑳”来称呼它是因为这种美玉色呈青白犹如雕刻过的玉石,这从汉代许慎著的《说文解字》中就可以看到:“瑳,玉名也。从玉,初切”。这里的“从玉”即指文字的上部象形,表示文字的本意。 东汉学者王充所著的《论衡·书虚篇》中有云:“(秦)二世皇帝,元年正月,出游。至碣石,候祀仙人也。还,行北陇岸。有五山,山上生柏树,高数十丈,大五十围……始皇幸琅琊,过北海。蓬莱仙人遣使者谓始皇曰:‘汝秦始皇,当使海枯石烂,天地合体’……秦始皇二十八年,天大雨雪,十二月雷,东海碣石山崩,石自起立为山陵。”这里提到的“碣石”山在古代文献中也常作“杰氏山”;而“杰氏山崩”也是成语“石破天惊”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