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胀气到几个月?
我家宝宝从2个月开始就肠胀气了,一直到现在5个半月。 期间去看过医生,医生说是新生儿常见现象,由于孩子刚出生胃肠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全引起的,会自行消退。 于是我们就开始了与胀气的抗争。 1、减少腹胀:
①)每天按摩腹部:手掌擦热后捂在宝宝的肚子上,顺时针轻轻按摩,每次30下;
②)每天坚持做排气操。 方法是将婴儿趴在妈妈大腿上,头低臀高,轻揉小屁股,帮助气体排出。
③)给宝宝喂一些促进消化的食物,例如益生菌(我们一直服用至6个月)、乳酸菌饮料等。另外注意喂奶时间不要太久,以免吃太多引起消化不良。
④)喂奶后不要立刻平躺,让宝宝保持直立姿势或进行其他户外活动,直至打嗝后再坐下。
⑤)适当增加运动,我是在网上找到针对宝宝肌张力的锻炼方法,每天做两次,分别半小时左右。坚持到了现在,效果还不错呢!
⑥)每次喂奶适量,不要过多,宝宝吃得太多也会引起胀气。 2、预防胀气:
①)注意口腔卫生,注意喂奶姿势。
②)及时添加辅食,丰富饮食结构,避免单一。
③)少量多餐,每顿喂奶数量要少,但间隔的时间可以短一些,这样既能保证养分充足,又能防止胃胀。
④)宝宝进食完毕后,不宜过度活动,以免消化不良而导致腹胀。 我家宝贝除了有胀气之外,还伴随着吐奶和夜间哭闹的现象。对于宝妈来说真是身心疲惫啊!不过看着宝宝一天天健康活泼地成长,一切烦恼都不复存在了。
一般而言,出生后2周内的宝宝,如果每次吃完奶后都排出大量带有粪便样臭味的气体,同时,宝宝还有频繁呕吐、食欲锐减、体重不增长、脱水、腹胀加重等症状出现,应考虑宝宝可能患了先天性肠闭锁等疾病,应马上送医院诊治。
对于大多数宝宝而言,肠胀气是他们比较司空见惯的症状。尤其是3个月以内的小宝宝,由于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在吃奶过程中如果吞入少量空气,就会很容易出现肠胀气,从而表现出不明原因的突然大哭、烦躁不安、腹部膨胀、两腿向上缩、屈曲等症状。这时,妈妈可以用手轻轻按摩宝宝的腹部,或者用热水袋热敷宝宝腹部,再或者让宝宝趴在大人腿上,多活动宝宝的四肢,这样都可以帮助宝宝排出肠子里的气体,缓解不适症状。
一般,如果妈妈喂养方式正确,3个月以后的宝宝胀气现象会逐渐减少。不过,由于肠胀气的症状和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比较类似的症状,所以在3岁以内的宝宝中,都可能会出现胀气的现象,只是没有小宝宝时期那么频繁和严重罢了。
尽管我们一再强调,肠胀气是婴幼儿期间非常普通的一个症状,很多妈妈仍然把它看成是一个比较难缠的问题,因为肠胀气的宝宝经常哭闹得非常厉害,让妈妈们焦头烂额。在这里,我们要重申的是,肠胀气对于一个宝宝的健康而言,并没有非常严重的不良影响,只要妈妈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护理,绝大部分宝宝的胀气症状都能逐步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