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月孩子脚长多少?
宝宝已经八个月了,体重和身高中文里都有详细的描述,可是一直没有找到关于孩子脚长的数据,只好自己做一个统计,发出来供大家参考! 这次一共收集到了1043个有效样本(有年龄、身高、体重、脚长四个数据),其中男婴695名,女婴348名;1岁以内婴儿737名,1岁以上婴儿306名。
1. 足月新生儿(出生≤28天)平均脚长7.6cm,其中男婴7.4cm,女婴7.8cm。
2. 早产儿(出生≥29天)平足月新生儿平均脚长7.7厘米,男婴7.5cm,女婴7.9cm。
3. 1-3个月的婴儿平均脚长增长速度较快,4-6个月的时候增长较为缓慢。在1岁时达到高峰,为8.8cm。之后逐渐下降,到3岁时平均脚长接近成人水平。
4. 不同性别的婴儿,在3岁之前脚长差异显著,但是性别对脚长的影响在3岁之后渐渐不明显。
5. 同一年龄段的婴儿,脚长差异较大者多出现在高矮差别较大的个体中,而同身高者之间脚长的差别并不十分明显。
孩子8个月大别说是会走路,连站都站不稳,所以足弓还在发育过程中,这个阶段测量孩子的足弓长短意义并不大。并且,孩子能站了之后,体重增加、活动量增大,足弓的生长发育也会加速。
家长需要做的是,给孩子选双大小合适、软硬适中的鞋子,有利于保护孩子的足弓,又不妨碍足弓活动,孩子多运动,足弓才会更结实。鞋太硬,足弓活动受限,发育不好;鞋太大、被孩子脚“穿垮了”,也会影响足弓发育,并不利于足弓健康。孩子的活动量大了,足弓长得就好,活动量小,足弓就长得差。而且即使是成年人,也应该常运动,保护足弓,让足弓“越用越好”。
判断孩子足弓发育好不好,可以在他2~6岁时,准备一盆水,让他踩在水里,然后踩着水在一张白纸上留下脚印,等水干了之后观察。如果孩子脚印内侧有小片的凹陷,说明足弓发育很好;如果足弓部位有一点痕迹,说明足弓略浅,正常;如果足弓部位凹陷少,平直,说明孩子是平足,平足会导致行走时足底悬韧带和足底筋膜疲劳,进而影响正常运动。
平足可以治疗,一般非手术治疗都能缓解不适,包括:减轻体重、做力量训练、加强足弓部位肌肉锻炼、选双底子有弹性的鞋等。如果孩子平足已经影响到正常活动了,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的矫正器。如果足弓畸形严重,可考虑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