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糕是开什么生肖?
当然是龙! 作为传说中的动物,“龙”从未真正的出现在人类的现实生活中。它具有狮子的身体、鬣狗的牙齿和长尾,有着鸟的翅膀以及四个马似的蹄子;它是凶猛野兽与飞翔灵禽杂交的产物,同时拥有陆地、天空和水里的生存能力——正如它的英文名“Dragon”一样,来源于拉丁文“draco”,意为“蛇类”或 “蜥蜴”。
在西方传说中,“龙”是一种喷火的怪物。人们认为它可以从口中喷射出火焰,用爪子抓取战旗,并用长长的尾巴横扫地面,所到之处寸草不生。虽然被称为“龙族”,但它们并不属于哺乳动物,而是爬行动物。中世纪的欧洲流行着这样的谚语——“虎父无犬子”——用来比喻好的品质是会遗传的,而龙也是会生小龙龙的。
有趣的是,在十二生肖中“龙”并不是中国原始文化的本土动物。在东汉末年撰写的《三国志》中,“龙”第一次作为十二生肖之一的动物出现(尽管书中也提到了“猪”,但它并不是十二种动物中的一种)。这本书中提到,魏文帝曹丕出生在东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正月初一(公元227年1月30日),由于当时尚未建立年号纪年法,所以便以农历十二月为正月,这样就把他出生的那一天放入了农历庚子鼠年,即公元227年。按照农历来算,曹丕生日正好是龙抬头当天(公历3月5日)。
公元6世纪后,汉族人开始使用干支纪年法,也就是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互相搭配用来表示年份,一年配一个“天干”,一天配一个“地支”,从甲子年开始,周而复始。这种纪年法使得每个年份都拥有自己的“属相”,并且可以连续,例如2020年是子鼠,那么1984年就应该是甲子年,也就是鼠年了。
然而,这种纪年法没有将每个月份和每一天都包含在内,因此需要引入“生肖”的概念。于是,根据《三字经》中的记载,人们把《尔雅·释兽》中所提到的十二生肖用于记录每一年的年岁,也就是说,这一年的年岁数字加上这个年份的“生肖”,就等于今年的实际天数。这就是现在中国人普遍使用的“农历”的计算方法。而农历二月正是龙抬头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