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为什么去美国?
日本占领东北以后,全国人民和十九路军中的有识之士,多次向张学良上书,要求进攻日本帝国主义,甚至不惜以死力争,但张学良仍然坚持不抵抗主义。他曾经说:“我们不能在小庙里和人家比斗法术,要转移到大庙去比一比。”在十九路军血战上海期间,张学良率东北军十几万人,继续屯集河北,按兵不动。蒋介石在前线阵地眼看不支之时,把张学良的东北军,叫到河北长城附近去防御日军的进攻,妄图利用东北军士兵为亡家破土的义愤,去牵制日军。1933年3月,日寇先后占领了长城各口。
到这时候,张学良在爱国热情的驱使下,曾一度表示“亲率诸部,躬履矢石,为国效命”的话,他带着东北军的十五万多人,开到长城各口,痛击日寇。到了当年5月,长城抗战告一段落后,张学良去南京就任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但仍然遥控东北军。在这一年里,张学良的军事生活变得很紧张了。
但是,在蒋介石统治的几十年里,他从来就没有和日本鬼子真刀真枪地进行过一次战斗,张学良也是如此。1932年中日秘密签订的第一个《淞沪停战协定》时,他亲自到上海,目睹了我国军民英勇抗战的情景,受到很大教育。后来,他目睹日寇先后侵占了华北、上海的失地,中国军队虽有十九路军血战上海的英勇表现,但因武器、装备等方面差距太大,而遭失败,被迫撤离;又看到长城抗战东北军将士以抗日寇的勇敢情景,这些,给这位东北王上校司令带来很深的刺激,思想上产生了新的变化。他在上海前线时曾对十九路军第二五师参谋长徐名鸿说:“此役本已失败,但我军能坚守不退,精神可感。”他看见东北官兵痛击日寇时,曾经动情地说:“我军之有今日,实深可喜。”“现在看来,我们中国人并不是日本人所能征服得了的。”他曾经亲自到阵地上去看望伤兵。有一次他在抚慰一名青年伤兵时,青年伤兵说:“司令要是早点来,早给我们打,我连家还没有成呢!”他听了,非常难过,曾经说:“我对不起你们呀!”他这种感情流露,对于一个骄横跋扈惯了的军阀来说是极为难得的,也说明他确是在抗日救国的斗争中受到了新的教育,思想上产生了新的变化。他感到要挽救中国的危亡,必须要从发展军事实力着手。他曾指示东北军官兵要“静以养锐,励精图治”。他自己也开始读一些救国书刊,对蒋廷黻写的《东北近代史》、《中国近代史》等书爱不释手。他读了以后说:“我读了蒋廷黻的书确实受到很大教益。”他曾经把这两本书中的主要内容,介绍给东北军的高级将领和一些高级知识分子。为了发展军事实力,在张学良的同意、支持下,1933年,东北军在北平创办了东北陆军第七、第八、第九等3所教导队,每队计划招1000名学员。张学良还多次规定各师及教导团必须抓紧军事训练。他曾明确指出:“今天有敌人压迫于我,如国家不能强盛,个人不能进步,则非亡国即被人消灭。故训练不特关系个人、社会将来前途,而且也是民族存亡、国家盛衰问题。”他经常告诫东北军将校说:“要努力图强,洗雪国耻”。这些都说明张学良受十九路军抗战事迹和长城抗战中东北军官兵爱国热情的感染,开始关心自己民族的生死存亡,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已产生了不满情绪,民族觉醒意识和反蒋的思想已经萌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