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算是中国的牌吗?

艾夕艾夕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迪士尼是美国的,和中国人什么关系啊。 你以为的迪士尼公主: 实际上迪士尼公主们(含衍生): 花木兰、仙蒂、爱丽儿都是美国人;美女与野兽里的贝儿是和男主说话就结巴的法国人;阿拉丁是中东人;小美人鱼是欧洲人;睡美人里只有公主一人是美国人,而且公主的名字“奥兰多”是一个西班牙名字;长发公主完全是德国风格;白雪公主是真·德国人;安娜和艾莎是芬兰人,而且《冰雪奇缘》里几乎所有角色都有对应的北欧神话原型——别问我为什么神话人物也算迪士尼公主,我是不会说的~

另外有人提到的《花木兰》,其实这部动画片是参考了刘亦菲等人在1998年主演的电影版本,而这部电影是根据迪士尼乐园中同名主题园区改编的。这个园区的原型是1950年的电影《木兰从军》,一部由女导演乔治·斯普林菲尔德执导,由女主角莉莉·帕尔默饰演的木兰骑在马上英姿飒爽的模样被定格在了动画之中。

影片中的木须龙可以说是最知名的迪士尼配角之一了,其台词“I am Mushu.Who is he?”经常出现在各种官方周边产品上……而在英文原版中,木须龙的台词是“我是木须!你是谁?”——这就是中文配音故意为之的腔调嘛~ 而《木兰从军》这部长达三个小时的史诗巨著则是这样…… 以及这样…… 顺便,迪士尼乐园中也有一个以木须为主题的游戏项目哦。

欧阳思皓欧阳思皓优质答主

法国、日本、美国这些大国都是中国牌,因为他们能通过技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搞投资贸易,获得了远远超出其国土面积所能承载的资源,从而让其国民享受其他大国或小国的国民享受不到的“超额”福利。

印度和印尼这些人口大国是印度洋牌,靠人口规模优势,他们将来也能实现高福利和中高端制造业。比如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这两个小国,其人均GDP长期被印度和印尼压着。原因就是印度和印尼的人口规模优势足以支持本土制造业进入中高端的国际大循环,形成“人口大国红利”,而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两国只能与人口大国的本土市场抗衡,就无法形成本土大循环。

中东是能源牌,北美是农业牌和劳动力成本牌,非洲是资源牌。这些都是可以和中国交换的。

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或地区可以和中国交换“人才”。也就是说人才只有中国的、印度洋的、美国的、日本的、欧盟的。却从来不会出现人才只有“xxx属于xxx”的说法,这就是人才的稀缺性决定的。

所以如果按照全球分工的角度来说,中国之所以要和欧洲、美国竞争,就是要卡中国的人才不外流,因为人才是地球上独一无二的。

人才能到一个地方落地生根吗?不能,人才只是通过“交换”来达成自己的目的,因此和人才挂钩的国家和地区会成为全世界争夺的对象。

当法国、日本和欧洲吸引中国人才无法进一步增长的时候,为了人才的“交换比”就不会去直接和有本土人才的大国进行人才交换,而是通过本土人才——技术——资本——人才——本土人才的“循环”去和那些小国、穷国交换土地、资源、能源、劳动力等等要素。

而“大循环”中的每一个层次都是可以被分割的,法国、日本和欧洲就是通过分割来完成和中国的人才“交换比”的增长。而具体到美国就更加明显,它是人才全球“大交换”的总枢纽,法国、日本和欧洲都是美国的“交换中转港”。

所以美国不是人才大国,而是全球人才的大“交换中转港”。

中国想要走单体“大循环”,理论上不行、实际中也不行。法国、日本和欧洲的做法也不是不行,但是美国卡住了他们的人才“交换中转港”地位,让他们的“大循环”也不行。只有印度洋这个地区没有被美国卡死,但是印度和印尼没有美国提供“交换中转港”支持(这需要军事、金融、通信、航空、贸易、制造业、科技、能源等全方位支持),他们也很难构建本土“大循环”。

美国对于自己和中国的关系,本质不是对抗或者对抗再对赌,而是对赌然后对抗。

他们认为中国的“大循环”是做不成的,所以他们不会放弃在各个层面和中国的“交换”,只有等他们觉得中国“大循环”基本做不成了,才会全面开始和中国对抗。

而欧洲目前的做法是在人才“交换”的层面对抗中国,在其他层面则还在和中国交换,因此这并不是为了和中国对抗而对抗,而是为了“利益分配”对抗,为了防止人才在法国、日本和欧洲的“本土大循环”中分配比例降低而对抗中国。

所以欧洲现在和中国对抗本质上是为了得到美国的支持,让美国“交换中转港”功能对欧洲进行倾斜。

而美国支持欧洲这个做法,也是为了防止印度洋地区在法国、日本和欧洲支持下,以本国利益为主构建“本土大循环”。

对于俄罗斯和中亚地区来说,他们只能作为能源大国和资源大国和“大循环”中心交换。如果俄罗斯想要搞什么“本土大循环”,他们就无法和“大循环”中心交换,从而让本国无法获得本国资源所应该获得的福利。

因此俄罗斯和中国搞战略捆绑的本质不是经济和安全需要,而是因为“大循环”中心会同时打压中、俄两国,如果中俄互斥,那么两国会在经济和安全层面严重受损,就会在发展上落后“大循环”中心。

“大循环”中心不仅卡死了法国、日本和欧洲作为人才大国的“本土循环”,通过卡死法国、日本和欧洲的“本土大循环”来完成欧洲地区的“利益分配”,也会通过和印度洋地区交换来完成印度洋地区的“本土大循环”。

所以他们搞G7不是在搞针对中国的阵营,而是在搞“本土人才大循环”。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