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属于什么生肖?
春就是属“虎”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古代将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相配,每个地支对应了一个生肖。而寅时,正好是凌晨3点到5点,这个时候阳气开始生发,万物此时都醒了,“虎”也醒来了(寅时值班)。
另外,我国古人用十二个地支来表示24节气中的立春、雨水、惊蛰、春分、谷雨等,其中立春又在寅时,说明又是“虎”在值年。 所以可以说,春就是属“虎”的。 当然,这是从时间角度去解读。要是从自然现象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应该是“兔”最接近。因为兔子在春季大量生育,数量剧增;而且春天草木萌发,犹如兔耳微微翘立,所以古时以为春季是兔在做生日。不过现在来看,似乎应该属“虎”更准确些。
从传统文化角度看,虎和兔都属于“阴”,都是善变的动物。它们属性相同,四季皆应。因此有“未卜先知,畏首畏尾”的说法。 而春属木,阳;夏属火,阳;秋属金,阳;冬属水,阳。只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四节气,属阴阳交替之时。其他节气均为阳或阴。
属牛
十二生肖排序的由来有几种说法,其中一种跟“神”有关。传说玉皇大帝曾经举行过一次规模盛大的选美大赛,“人”也参加了,但是因为“人”长得又黑又丑,让玉皇大帝觉得很没面子。玉皇大帝因此认为“人”应该要驯服,由此召集全国的动物,规定谁最先跑 到终点“人”就归谁管。由于老鼠最机灵,所以跑到了第一名,蛇则是钻进了牛角坐轿才赢了牛,最终就有了老鼠排名第一、蛇比牛更靠前的十二生肖顺序。按照这种说法,“春”是排在第一的生肖,是“老鼠”。
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和其他东亚国家的一些民族用来代表年份和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生肖的起源在中国,以人出生年份所对应的十二生肖动物作为生肖属相,以此来代表每个人出生的年份。十二生肖和十二地支相配,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二生肖的周期是从每年农历除夕开始到第二年除夕结束,每年农历春节新年时,生肖都会变化一次,生肖变化规律为每年前进一个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