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失业率高吗?
2017年的时候,我做过一次调查。 当时我应聘的是一家知名外企的实习生,在面试的时候,面试官问我: “你觉得这个职位的面试流程会走到哪一步?” 我说:“HR面——业务主管面——总监面——首席人力官(CHRO)面——集团总裁面,一共五轮。” 面试官打断了我的话:“实际上除了人力资源部门的人事经理和HRBP之外,其余的面谈都是CTO亲自做。现在你可以把手机打开,查看一下我们的招聘网页,上面有我们的CTO的名字‘林奇’。” 当时我对计算机行业不了解,不知道CTO是什么级别,所以没有多想就按照他的要求做了。
后来入职后我才了解到,所谓的“林奇”就是公司唯一的CTO——全公司的技术负责人。而这位“林奇”恰恰也是公司的创始人之一。 而且让我意外的是,这个职位的面试竟然只进行了两轮! 第一轮是业务主管面的无领导小组讨论,讨论的题目是如何设计一个大数据平台。
第二轮是CTO林的面试,问的问题都很细琐,例如每个数据库出现的情况、Linux下有哪些命令、如何检查JVM的内存使用率等等。不过林似乎对这些专业知识并不了解,所以问的问题都比较浅。 面试结束后,林对我说:“你是应届生中比较优秀的,综合你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我们给你定的薪资是15万元/月,如果试用期觉得不合适,完全可以辞退。但是根据我的经验,以你的能力,我们应该不会辞退你。”
后来正式入职之后,我发现林真的是非常看重我,几乎把公司所有核心的项目都交给我做,包括数据清洗、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算法优化等诸多与数据有关的工作。在半年后的一次团队会议上,林居然主动提到了我的名字——“王自如,你这个项目的优化方法还可以,给财务多报了四百万元的利润,该给你的奖金和提成可都少不了你的。” 其实,我在面试的时候并没有表现出对技术知识的熟悉,很多问答都是瞎编的,因为我的简历上并没有相关的经历。我想,如果我当时真的表现出了对技术精通的样子,恐怕林也不会录用我。 在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里,像林这样的技术大牛收入肯定高不到哪里去,但也不至于很低。
我认为一个年轻人能不能拿到高的离谱的高薪,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当然是个人才华,如果你是马云,那当然好说;其次才是个人的努力程度。当然了,你所在的大学、你所从事的行业以及你所在的公司平台也是一个考量标准。 不过我认为最关键的还是个人才华,有了这个才华,其他的一切都能水到渠成。 反之,一切都是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