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火箭是将什么时候?
火箭是中国的一项伟大发明,中国利用火箭升空的思想可追溯到14世纪。13世纪后期有一种称为“喷火龙”的火箭,能按预定轨道飞行,弹头内装有火药,飞行中喷着火焰,到目标上空时突然爆炸。这是具有现代火箭雏形的“两级火箭”,它比美国科学家戈达得在1933年制成第一枚火箭早500多年。
在宋代出版的古书上记载,中国曾用类似于火箭的“火龙出水”攻击敌人。公元1232年,北方的蒙古人南侵,当时的金军已懂得使用“火药箭”(即将火药装在箭筒里)来对抗敌人。
元代农书《王祯农书》(1313年)中有关于人工降雨的记载:“每遇亢旱,令数百人,各持一钯,周而呼号,绕田念云咒愿,仍以青蒿一束,粘硫磺着点,点了硫磺,向上纵去如箭。”据考证这就是火箭的初始形态。明代《武备志》中有“火龙出水”图,其制作方法是:“取纸为之,上安子母铁枪,下用水药数两。安于铁管内点放,箭向上直至百尺高下,如迸落,焰球方散,遇水即着,此水底之火器也。”“火龙出水”是一种两级火箭。先由管内火药燃烧产生的燃气将第一级箭体射出,当它具有飞行速度后,第一级上的火药也燃尽,燃烧的火药从下方喷射到第二级箭体的多孔底板上,在大气中继续燃烧,推动第二级火箭飞行。
在1341一1346年间,英国的马可在为德国国王撰写的一本论战争著作中,记录了中国人在14世纪时成功地使用火箭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