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葱孑有什么作用?
在河南林县,当地居民喜食野葱,经常用它来做醋泡蒜,还称其为“穷人的伟哥”。这种“野葱孑”在当地是一种颇为常见的植物,它学名叫薤,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为老百姓喜食的蔬菜,一般用作凉菜及做馅所用,有特殊的葱蒜风味,因此也被称为“野蒜”、“山蒜”。
据东晋科学家葛洪在他所著的《西京杂记》中记述,在汉朝宫廷的御宴上曾把生薤切成几寸长,称之为“截薤”,作为珍贵的御膳菜。
薤原产我国,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并且曾经作为蔬菜的主要品种。《尔雅翼》中有“今人园圃时多种之”的记载,足以证明薤曾在我国的古代园圃中普遍种植。《农政全书》引《群芳谱》描述薤:“园蔬无地不产。”
“野葱孑”薤,其根茎肥厚,长椭圆形,乳白色。肉质宽叶从地面向外层生,叶丝管状、长、细,中空,暗绿色,有明显的横纹,且有特臭。4-5月抽总状花序,花初为天蓝色或灰绿色,后变为紫色,花冠六裂,果实为蒴果,内有扁圆形种子,种子黑色。
民间在林县、鹤壁、淇县、淇滨区、汤阴、内黄、滑县等均有分布。多生长在山坡、溪边及荒地等向阳处。
薤的营养成分较高,每100克薤叶中含蛋白质2.7克、脂肪0.2克、无机盐0.5克、维生素c21毫克、烟酸0.8毫克、高胡萝卜素2.6毫克及糖类等;薤茎的成分与叶相似;种子内含油0.15%,这些成分在人体内均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中医学认为,薤具有解毒杀虫、健胃消食、通阳散结、行气导滞、祛痰止咳等功效,对痈疖肿毒、淋巴结核、咳嗽痰多、消化不良、胃腹胀满、痢疾、黄疸、疝气等症均有较好疗效。从上述功效和主治来看,对“男科病”确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但是,由于薤有温肾通阳、行气散结功效,所以,阳盛、血虚、实热、痈疽初起、热结便秘者忌服。另外,由于其含有蒜辣甙,所以,对结膜有刺激作用,可引起红肿流泪现象,患结膜炎者忌用。
薤作药用,可单味用或配伍使用,可根据病情的需要而定。常用的方法是生食、煎汤或捣烂外敷。如果用作炖肉或煮汤,那么,0.5-1。5克即可;如果用作外用,在应用前应将薤捣烂或煎汤,然后用洁净纱布蘸其汁趁热外敷患处,每日1-2次。
在日常生活中,可利用薤的药用偏方:治淋巴结核、疝气、阴疽:用薤15-30克,水煎,糖调味后服,每日1次。治痰多咳嗽:用薤15-30克,百部15克,桔梗30克,水煎3次,浓缩合并后,加红糖适量,每日1次。治消化不良、胃腹胀满:用薤30-60克,捣烂,加蜂蜜适量,开水冲服,每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