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益作用力什么意思?
补,就是以药补其不足;益,就是以药增长其有余的效应,合称补益。那么补益作用力就是中医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对一些因虚证导致的疾病,通过补品补其所缺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产生、变化及结局是正气与邪气相互作用的结果。人体的正气充足,则抗御邪气的能力强,疾病发生的机会就少,即使得病也易于痊愈。人体正气的盛衰与脏腑精气血津液的盛衰紧密联系在一起。当脏腑虚弱,精气血津液不足产生虚证时,则人体自我调节、修复与抗御外邪的能力下降,以致发病。因此,对因虚而致的疾病,以具有补益作用的药物,补充脏腑的精气血不足,增强脏腑的功能活动,提高机体抗病力的治疗原则称之为补虚,在方药(或食物)配伍上称为补益。
按照中医五行学说,用补益法治疗时又分为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四种不同的补法。即用具有升提、固摄作用的药物,治疗气虚下陷或不固的“益气升陷”;用具有生化、摄血作用的药物,治疗血虚或失摄的“补血摄血”;用滋补阴液、清虚热、濡润枯涩的药物,治疗阴虚内热、身体枯涸涩滞的“滋阴清热”;用温煦、强壮的药物,治疗阳气不足、畏寒乏力的“温阳祛寒”。这些药物常常配合健脾、益肾等方剂使用。中医临床常用的有四君子汤、四物汤、六味地黄汤、金匮肾气丸等方剂。一般常用的食物如粟、扁豆、鸽肉、鸡肉、莲子、芡实、核桃、黑木耳、蜂蜜、饴糖、豆腐、鲈鱼、龙眼、荔枝、苹果、葡萄、香蕉、青鱼、牡蛎、甘蛤、桑椹、龟、贝等都有较好的补益功用。
值得注意的是:补只有在“虚”的前提下才可行,如果是外感邪气致病,使用补法就会有“闭门留寇”之弊。因此,中医素有“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之说,即在病情危急的情况下,如外感重证,一般不宜使用补法,即使有“虚”的情况也只能在祛邪方中少佐补药;只有等到“急证”缓解后,才根据具体情况使用补法,从而彻底治好疾病。